全部

航空业低迷,大洗牌!青岛“稳住了”,不容易!

来源:青报观象山

作者:

2020-11-12 08:45:11

疫情之下,全球航空业迎来“至暗时刻”,机场吞吐量大幅下滑,停飞、裁员、破产等更成为了航空业挥之不去的梦魇。

有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球航空公司累计裁员数量已突破35万人,超过80%的裁员发生在欧洲和北美。到2020年底,全球航空公司预计裁员人数将近50万。国际航协预计,全球航空客运需求到2024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对疫情的有效防控,复工复产的顺利推进,让中国航空业加快复苏步伐。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各城市机场吞吐量出现明显分化,城市排名迎来大洗牌。

根据民航资源网的信息,广州白云机场前三季度累计旅客吞吐量为2893万人次,排名全国第一,反超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两大劲旅;去年,在大陆地区旅客吞吐量位居第四的成都双流机场,实现逆袭,拿下全国第二。往年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这一次分别下滑至第六和第七。

青岛流亭机场作为面向日韩的重要门户,国际旅客量位居全国第8位。在海外疫情肆虐、国际旅客数量大幅减少的不利形势下,前三季度能保住旅客吞吐量第16位、货邮吞吐量第15位的名次,非常不易。

机场流量不仅是数据,也意味着实实在在的人气、商机和活力。在当前加快构建“双循环”格局的背景下,流量更是观察一座城市双循环畅通程度的重要指标。

放眼国内,疫情并未阻挡各城市抢夺机场流量的步伐,机场规划建设掀起热潮,周边配套建设加大力度。各城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强势参与新一轮竞争。

多年来,青岛航空领域不足和短板明显,航空枢纽地位不高,流亭机场硬件条件制约严重。所幸,随着胶东国际机场的转场,短板将被极大补齐,青岛应乘势而上,从区域枢纽向国际枢纽转变。

1、初见暖意

疫情席卷全球,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冲击,而遭受损失最严重的,莫过于航空业。

疫情导致的国际国内航班骤减,让许多航空公司的经营举步维艰,甚至还有航空公司因此破产。有数据显示,全球1/3的飞机在进入度假季节的8月以后仍处于停飞状态。全球约40万名航空公司的员工被解雇、被迫休假,或被告知将失业。

虽然中国的航空业相对坚挺,但受影响也十分明显。

近日,今年前9月的机场吞吐量排名出炉。国内进入排名的40个机场,1-9月的旅客吞吐量同比全部下滑,最大降幅70.3%,最小降幅28.4%;飞机起降架次同比全部下滑,最大降幅达到56.2%,最下降幅也有17.9%;相对乐观的是,有11个机场的货邮吞吐量实现了正增长,最大增幅达到59%,最大降幅也有40.2%。

国内航空公司的三季报,也能反映出今年航空业的艰难程度。

从国航、东航、南航这三大航空公司的营收数据看,前三季度,南航总营收653.5亿元,同比下降43.98%;东航总营收423亿,同比下降54.71%;国航总营收484.5亿,同比下降52.99%。就亏损情况看,受疫情影响,前三季度三大航合计亏损约266.78亿元,总体亏损逐季度收窄,东航亏损幅度最大,同比下降308.50%。

面对困境,航空公司们纷纷展开“花式自救”。

国外,泰航推出了航时长达3小时的“诵经航班”,还在办事处门口摆摊卖起了小吃。中国台湾的中华航空率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趟“无目的地航班”,文莱皇家航空、澳大利亚航空纷纷跟进。

国内,6月份,东航首创推出现象级产品“周末随心飞”,随后又推出“早晚随心飞”“西域随心飞”“湾区随心飞”“大兴随心飞”系列套票产品,不断激发市场需求。南航等则将部分航班由客运转为货运,拆掉座椅,码放货物,增加航空货运的运力,满足市场需求。

在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社会经济逐步恢复正常的大前提下,航空公司们的自救见效。

据民航局统计,今年第三季度恢复较快,特别是进入9月份国内市场表现突出,当月国内航线运输总周转量和旅客运输量已同比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6.9%和98%。

三大航空公司的业绩明显好转。第三季度,南航营收263.86亿,占前三季营收的40.37%;国航为188.08亿,占前三季营收38.82%;东航为171.71亿元,占前三季营收40.59%。其中,南航成为三大航中唯一盈利的航空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11亿元,同比下降七成,这主要归因于货邮运输贡献了较大的利润。

分析认为,全球航空业遭到疫情重创后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硬着陆”,眼下正期盼“重新起飞”,但复苏之路将是漫长且艰难的。

2、青岛稳住了

惨淡的航空业正逐渐转暖,国内机场吞吐量的排行中不乏亮点。当下的困境正在重塑城市机场流量的新格局。

今年1-9月,前十大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依次为:广州(白云)、成都(双流)、深圳(宝安)、重庆(江北)、昆明(长水)、北京(首都)、上海(浦东)、西安(咸阳)、上海(虹桥)、杭州(萧山)。

去年旅客吞吐量位居国内第三的广州白云机场,今年实现逆袭,以2893万人次的成绩,反超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两大劲旅。

往年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这一次分别排名第六和第七。两座机场的吞吐量分别同比下降70.3%和61.7%。虽然白云机场下降幅度也高达46.9%,但相较于京沪来说,下降幅度却是最低的,这也是白云机场此次逆袭为第一的重要原因。

去年旅客吞吐量排在第四的成都双流机场,今年表现也十分抢眼。

今年3月、4月、5月、6月,成都机场吞的吐量曾连续4个月排名第一。特别是5月,成都双流机场起降架次达到2.4032万架次,是该月份全球最繁忙的机场。

直到7月,广州才开始发力,反超成都成为全国最繁忙的机场,但成都仍然排名全国第二。

进步最大的是重庆江北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国第九,今年前三季度跃升至全国第四。这主要是因为,江北机场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增幅-28.4%,为全国最好表现。

青岛的表现看起来中规中矩。

2019年,青岛流亭机场旅客吞吐量2555.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5.6万吨,分别居全国第16位和14位。

而今年前三季度,青岛流亭机场旅客吞吐量1079.59万人次,同比下滑43.9%,位居国内第16位;货邮吞吐量145295吨,同比下滑21.5%,位居全国第15位。形势在不断好转,9月份,青岛流亭机场的吞吐量跌幅收窄,月度排名升至15位。

这一成绩,基本保住了青岛原有的位置。在今年这种形势下,青岛能拿到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受疫情影响,今年国际航线一度接近停摆,直到现在也只是恢复了小部分。所以今年前三季度,表现好的机场多为国际旅客占比相对低的,尤其是内陆城市居多,如成都双流机场、重庆江北机场、贵阳龙洞堡机场等。

反之,国际旅客占比大,受影响程度也就大,如北京的首都机场、上海的浦东机场。青岛流亭机场也如此。2019年,青岛流亭机场国际旅客量达到413万人次,全国排名上升至第8位。

以韩国航线为例。疫情发生前,青岛机场的韩国航线日均进出42个架次,进出旅客6857人,韩国旅客量排全国第2位。而疫情发生后,韩国航线日均进出12个架次,旅客吞吐量降至1667人次。

3、再次“起飞”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

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弱化,中国民航正呈现出稳健的恢复发展态势。在当下的危中寻机,加快机场规划建设步伐,成为不少城市抢夺机场流量的选择。

8月4日,重庆发布《重庆第二机场预选场址地形图及净空障碍物测绘招标公告》;

9月2日,交通运输部发文,其中明确加快推进苏州机场规划建设;

9月14-16日,佛山新机场选址报告评审会召开;

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机场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交通枢纽,它已经成为国际交往中心、商务中心、高端制造中心,高端客流导入的中心、城市资源配置的中心。机场的流量也不是单纯的数据,它意味着实实在在的人气、商机和活力,是城市竞争的重要赛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期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依托机场航空枢纽特有的要素吸聚能力,除了直接带动临空经济产业发展外,白云机场对广州市的商贸、旅游、酒店等产业也有明显的带动作用。据测算,每增加1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可拉动广州市GDP29.9亿元。

机场流量格局的重塑,一定程度预示着城市格局的变化趋势。

在当前加快构建“双循环”格局的背景下,机场流量是观察一座城市双循环畅通程度的重要指标。

青岛既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是黄河流域九省区的经济出海口,又是北方第三大城市,既是内外循环的“双节点”城市,又是国内东西、南北大循环的“双节点”城市。

要想实现“双节点”价值,青岛必须在逆境中苦练内功,在“春天”到来前,尽快补齐重大基础设施的不足,抢夺机场流量。

2019年,青岛机场在年度成绩单中提到:青岛流亭机场在硬件条件制约严重、持续高位超负荷运行、保障能力接近触碰“天花板”的不利因素下,实现三大指标的全新突破,再创历史新高。

显然,硬件条件成为制约青岛机场流量的一大瓶颈。

不过瓶颈即将被打破。目前,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工程建设全面竣工,飞行程序已经获得批准,机场周边交通配套保障工程也在逐步完工中。运行等级为4F级的新机场,一期工程建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远期将以2045年为目标年,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

青岛机场还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定位,由区域性枢纽向国际性枢纽转变。

青岛流亭机场定位为干线机场,培育区域枢纽功能。而郑州,GDP常年位居青岛之后,但即使在疫情发生前,其机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也均在青岛之上,这与其建设“国内大型航空枢纽”的定位有很大关系。

如今,青岛机场的定位也有了转机。今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推进情况质询会议印发的《青岛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作战方案(2.0版)》,对青岛机场进行了清晰的新定位:打造“面向世界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

有了明确定位,借助新机场转场契机,青岛要全面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和全球通达性,发挥好面向日韩、“一带一路”的节点、支点优势,成为连接日韩、面向世界的国际枢纽机场,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抢夺流量“升”机。

作者|长亭

[责任编辑:卜新]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2-85757799,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2-85757799,诚邀合作伙伴。

接二连三的海洋大会,给青岛带来了什么?

接二连三的海洋大会,给青岛带来了什么?

青岛是我国著名的海洋科技城,众多海洋领域高端会议选择在青岛举行:世界海洋科技大会自2019年以来举办地均在青岛;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详细]
青岛日报 2023-10-06
近500名建设者坚守一线,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近500名建设者坚守一线,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十几台大型旋挖钻机轰鸣着向地下掘进;工人们有条不紊地绑扎钢筋……走进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青岛北站东广场项目现场,火热的施工场景一如...[详细]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2023-10-04
青岛:旅游场景上新,“沉浸式”体验人气足

青岛:旅游场景上新,“沉浸式”体验人气足

青岛啤酒博物馆里登上啤酒节的舞台举杯留念、白沙河畔看一场艺术感染力十足的水幕光影秀、世博园里听星空音乐节参与国风游园……“双节”假...[详细]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2023-10-04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