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渔民非法捕捞27000余公斤鳀鱼被罚 350万尾黑头鱼苗回归大海

来源: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作者:

2021-07-26 08:59:07

全省市级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第一案

在青岛判案,在威海“放鱼” 350万尾黑头鱼苗回归大海

渔民非法捕捞27000余公斤鳀鱼被罚 记者赴威海跟访检察部门监督鱼苗增殖放流

增殖放流活动中,多部门工作人员共同放流许氏平鲉鱼苗。刘卓毅 摄

7月 23日上午,山东省威海市的远遥渔港码头附近海域,由青岛市、威海市两地人民检察院联合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威海市人民中级法院、平度市人民检察院、荣成市人民检察院开展的公益诉讼增殖放流活动圆满完成,共有350万尾许氏平鲉(青岛俗称“黑头鱼”)回归大海,被告人承担的海洋渔业资源修复费用落实到位。记者现场见证了放流过程,青岛办案检察官为记者讲述了此次放流增殖背后的故事。

非法捕捞

27000多公斤鳀鱼

2021年初,青岛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在审查一起由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的非法捕捞案时,发现涉案的方某组织刘某、张某使用小于国家所规定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非法捕捞鳀鱼27090公斤,市场价格为29700多元。

检察官认为,如果只单纯追究刑事责任,而不进行及时修复,会使生态损失持续扩大。办案检察官第一时间将案件中的公益诉讼线索转交给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

第八检察部立案展开调查,邀请相关专家全面评估生态环境损害情况。在公告期满并没有法律规定的机关(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情况下,青岛市人民检察院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这是全省首起由市级检察机关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追责的目的在于修复。检察官邀请了生态保护方面的专家,就海洋资源修复问题出具了专家意见书。专家推荐在案发地采取增殖放流的方式恢复渔业生态资源——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投放或移入渔业生物的卵子、幼体或成体,以恢复或增加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

处罚方案

放流许氏平鲉鱼

据海洋渔业专家介绍,鳀鱼俗称“饲料鱼”,是多种高营养级鱼类的食物,在海洋食物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也是黄海、渤海水域生态系统的关键类群。作为重要鱼类功能群,鳀鱼数量减少或时空分布的变动会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但新的问题来了:鳀鱼目前无法养殖,没有商业鱼苗可以购买,也无法计算增殖放流金额,所以需要使用当地常见其他鱼类的商业鱼苗作为替代种,还要遵循捕放鱼苗体量基本相当的原则。

考虑到物种在食物网中的等级、经济价值、已有增殖放流工作的海域等多种因素,专家认为许氏平鲉的生态等级作用与鳀鱼类似,又是当地原有鱼种,可以作为替代放流种。但专家同时要求,鱼苗要达到每尾60毫米以上的规格才能进行放流。

本次非法捕捞鳀鱼共计27090公斤,根据科学计算相当于损失了约37.62万尾鳀鱼。参照山东省海洋增殖放流价格,放流同等数量的许氏平鲉鱼苗则需要30.3万元。

既要刑责相当,又要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修复,还要办理一案教育一片,青岛市第一检察部与第八检察部联合举行了一场特别听证会。听证会上,两位办案人分别就刑事与公益诉讼部分进行了相关内容的听证。

被告认罚

购鱼苗增殖放流

检察机关要求三名被告在省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在非法捕捞海域或相关部门选定的增殖放流海域放流,用于生态修复。经过综合考量三被告的主观故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后果及自身经济条件,检察机关决定以生态补偿总款的10%对三被告进行惩罚性赔偿,加上原计划用于生态补偿的部分,三被告共计需要发流许氏平鲉鱼苗41.417万尾;同时要求三被告于购买鱼苗并缴纳定金,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开展增殖放流工作。经过听证,三被告人对犯罪事实无异议,表示认罪认罚,愿意承担相关民事责任,并当场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刑事案件承办检察官根据具结书,提出了对三被告判处有期徒刑,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

4月14日,该案在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审中,公益诉讼检察官将和解协议提交法院,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意见,依照相关规定对该和解协议进行公告后作出了裁判。

此前,2019年底,青岛市人民检察院还指定平度市人民检察院管辖了另一起非法捕捞案。最终法院判决被告人隋某、盛某、魏某以增殖放流36.52万尾许氏鲉鱼苗的方式修复被其破坏的海洋渔业资源。

两地协作

在威海开展放流

两起案件涉及的海域都在威海市附近,为实现“在哪破坏在哪修复”的生态理念,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启动胶东五市公益诉讼一体化协作机制,与威海市人民检察院展开了密切合作。双方就增殖放流活动进行了多次研讨,一同现场查验了被告人选定的鱼苗场资质和运作情况。此后,威海市检察机关每月对鱼苗孵化饲养问题进行专项监督,委托威海市环翠区海洋发展局负责放流品种和数量的监督和验收,并及时与青岛检察机关进行沟通。

记者从青岛市检察机关了解到,作为海滨城市、海洋生态大市,近年来威海、青岛两地检察机关办理了系列非法捕捞案件。为落实胶东五市公益诉讼一体化协作机制,督促被告人履行生态修复责任,两地检察机关密切协作,与威海市海洋发展局等行政主管部门共同查验现场、核定数量、选定海域,制定具体方案,确定由环翠区人民检察院承办本次增殖放流活动。

威海市海洋发展局结合山东半岛北部近海海域实际情况及渔业资源修复需要制定了放流方案,进一步优化公益性增殖放流物种结构,合理确定各物种增殖放流数量、布局,将青岛办理的两案与威海检察机关办理的相关案件中涉及的鱼苗进行集中放流,合计350万尾。

公益诉讼

延伸法律监督触角

据办案检察官介绍,这次活动,是青岛、威海两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落实胶东五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协作意见,积极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主动履职、能动检察的一次有益探索。活动确保了检察机关对非法捕捞等破坏海洋生态资源案件公益诉讼后的海洋生态资源修复工作执行到位,保障海域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放流活动还通过跨部门、跨机构、跨地区的协同合作,引入惩罚性赔偿理念,对禁渔期非法捕捞产生震慑作用,促进海洋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据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薇介绍,在整个案件办理及增殖放流过程中,青岛市两级法院、威海市两级检察院、威海市海洋发展部门均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充分体现了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系统性。

记者从青岛市人民检察院了解到,近年来,青岛检察机关高度重视区域协作共建,2020年底,胶东五市检察机关建立了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为五市检察机关进一步深入合作,服务胶东五市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青岛市检察机关高度重视与海洋发展局等行政机关的沟通联系,先后建立了多项协作配合机制;检察机关还与青岛市中级法院不断深化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形成了相关指导性文件,在法律适用、证据规则等方面达成了诸多共识。检察机关还与高校、院所展开密切合作,用科技力量助推公益诉讼工作高质量发展。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首席记者 刘卓毅 通讯员 白树文

■深读一点

许氏平鲉就是黑头鱼

许氏平鲉,青岛俗称黑头鱼,又称黑鲪,也称黑鱼、黑寨、黑老婆等,属冷温性近海底层鱼类,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是中国黄渤海区习见的经济种类。因它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繁殖能力与适应性强、洄游范围小、自然越冬等优点,是我国北方网箱养殖、资源增殖放流与休闲海钓的重要经济鱼类。

[责任编辑:张焕焕]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2-85757799,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2-85757799,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