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典型】胶州:“一讲三践行四培养”刘家村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0-01-05 16:05:01

在试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青岛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刘家村先行先试,通过开展“一讲三践行四培养”,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努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刘家村样板”。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全面加强村庄思想道德建设和民生实事工作,在村庄管理、民生服务、文化振兴上着力,推动村庄发展再上新台阶。

依托村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一讲三践行四培养”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一讲”即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三践行”即践行卫生、民宿、娱乐新风尚,“四培养”即培育新时代新农民、培育新生活新习惯、培育新生活新习俗、培育新生活新情趣。

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培养新时代新农民。坚持理论入脑,由村庄党员、致富带头人、农村企业家等文化人才、先进人物、文艺志愿者组成宣讲志愿者小分队,深入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积极向村民广泛宣传解读党的“三农”政策和强农惠农富农举措。坚持身边事入心,注重挖掘身边典型,每月从村民中挖掘和推树“好婆婆、好媳妇、好女儿、好邻居”等“最美典型”,并以此为载体开办了“村民道德讲堂”,以“N+1”模式,引导优秀村民定期走上讲台讲述身边感动,弘扬“孝诚爱仁”等美德新风。

践行卫生新风尚,培养新生活新习惯。创新实施“村级街长制”。成立“党员先锋”志愿小分队,以党员为主体、街巷为网格成立横到边、纵到底的村级卫生网格。积极实施农村垃圾分类。由党员先锋志愿者入户向村民宣传“二次四分法”垃圾分类方法、分类流程,并为每户村民配备“可回收“不可回收”分类垃圾桶和可降解垃圾袋,在全村设置70处垃圾集中投放点,每处配置1组四色分类垃圾桶,志愿者负责引导监督村民定时定点投放,由村“两委”按月汇总、按季度评比,全面调动起村民参与积极性。

践行民俗新风尚,培养新生活新习俗。推行“厚养薄葬”,村庄常年为村民发放各类生活福利待遇,老人年人均福利待遇达10000元。投资200多万元,建设500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成立了“守护夕阳红”志愿小分队,配备5名志愿者,为全村155名71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供餐。发挥党员干部作用,成立移风易俗志愿小分队,引导村民主动摒弃封建迷信和陋习。同时,将酒席数量、宴请标准、吊唁人数、鼓乐队使用等细节纳入村规民约,由移风易俗志愿小分队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章程进行操办,并对村民的殡葬费用予以3000元/人的补贴。

践行娱乐新风尚,培养新生活新情趣。坚持高标准建设阵地。先后投资1000万元,建成了全省首家农村数字化影院,6000平方米的村庄文化大院达到省级文化站标准,为基层宣传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高标准、高档次的活动阵地。坚持常态化创作表演。村庄以“从群众中找文化、让群众演文化、使群众享受文化”为原则,发挥村庄文艺骨干、文化带头人的带动作用,精心组建了刘家村“心连心”茂腔剧团、邻里艺术团等文艺表演队伍,免费为群众提供演出。

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成立“一缕阳光”、情系民生、文化志愿三支文明实践队伍,下设文明管理、爱心联盟、党员先锋、文明新风、“守护夕阳红”、宣讲志愿者、心连心艺术团、邻里艺术团8支小分队,参与村民达到500余人,占全村人口比例超过25%,并不断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其中。

自实施“村级街长制”及垃圾分类“二次四分法”以来,全村11名街长、5名区长、39名巷长每天按照“六个查验”要求对所包区域动态巡查,村民已形成习惯定时定点投放已分类好的生活垃圾,大大提升了村庄环境水平。

村庄在移风易俗实践中,办理丧事的费用成本已由之前的20000元降至1700元,有效减轻了村民负担。与此同时,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全村有各类文艺表演队伍10余支、文艺骨干近200人,每年开展演出达200场以上,创作出了《在新时代的土地上》《丈母娘看戏》《改行》《白事新风》《金秋喜讯传我家》等60余个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文艺作品。

闪电新闻记者 孙杨 张磊  青岛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2-85757799,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2-85757799,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