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青岛产”涂料何以“下海上天”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

2025-01-10 10:56:01

“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1号’,使用的是我们研发的涂料;全球最大的无人货运飞机W5000,也使用了我们研发的涂料。”谈起企业的成果,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海化院”)总工程师桂泰江脸上透出满满的自豪。

近日,青岛启动第一批10个重点推进的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化项目,由海化院承担的新一代海洋环保腐蚀防护涂料体系研制项目位列其中。该项目将研发长效轻量化防腐涂料、无溶剂无毒防腐涂料、无铜低毒防污减阻涂料并进行技术升级,进一步推动我国海洋涂料研发和产业化水平。

海化院是我国最早专门从事海洋涂料研究的机构,50多年来,承担了60%以上的国家海洋涂料科研项目,开启了我国海洋涂料自主研发的序幕,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技术产权的新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船舶市场,而且拓展到航空领域,引领国内海洋涂料向高性能、环保和功能化方向发展。

研发出诸多“国内首个”产品

我国是海洋大国,船舶、沿海设施与装备的防护需要大量的海洋涂料。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选用的是进口涂料,无本土的涂料产品。上世纪60年代,由于国际关系紧张,国外拒绝为中国继续提供海洋涂料。无防污涂料的中国船舶船底长满了海生物,燃料消耗显著增加,面临跑不快、跑不远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船舶的运营能力。在此背景下,原化工部组建成立化工部海洋涂料研究所(“海化院”的前身),开启了我国海洋涂料自主研发的序幕。

作为国内最早专门从事海洋涂料研究的机构,海化院自成立之时便以引领中国海洋涂料发展为使命,在国内最早研发出我国第一代防污涂料,实现了中国船舶涂料从无到有的突破。“我们当时没有前例可循,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发,一步步摸索,最终定型是在1972年,使用的是第19个配方,所以这款涂料也被称为‘7219’。”桂泰江回忆说。

该产品之后,海化院不断革新技术,推动防污涂料新产品研发,在国内最早研发出我国第一代含锡防污涂料,又在业界率先开展了无锡自抛光型防污涂料的研发工作,成功推出了3年期效、5年期效防污涂料,以及应用于特殊工况的专用防污涂料产品。“所谓自抛光型涂料,其特点就是随着海水的冲刷,涂料会慢慢变薄,同时释放防污剂,达到自我抛光和长效防污的效果。”桂泰江解释说,这种涂膜能够强化防污能力,降低船舶行驶的阻力,达到增速与节能双重功效。

经过多年攻关,海化院的技术领域从单一的海洋涂料扩展到功能材料等领域,最早将聚脲材料引入国内并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引领聚脲材料的发展。据介绍,聚脲材料具有防腐、防水、耐磨等优良特性。1995年,海化院在国内率先开展“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1998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聚脲产品并推向商业应用;2001年,获得中国第一个聚脲发明专利权;2011年,依托海化院建设了聚脲材料国内首个创新平台——山东省喷涂聚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年来,海化院研发的“T54/T60阻尼涂料”已在1000余艘船舶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防腐与减振降噪效果,被誉为“船舶振动和噪声的克星”。

产品实现食品级、航空级认证

技术不断革新,引领防污涂料技术不断升级。我国第一代防污涂料因为含有有毒物质,虽然可以有效防止海生物的附着污损,但对海洋环境也具有负面作用,所以早已被彻底淘汰,目前升级到第二代、第三代。自抛光型涂料目前主要分为高铜、低铜两个分支,前者毒性较低,是世界上主流的防污涂料。后者毒性更低,随着国际社会对有毒防污剂和海洋环境的日益关注,低铜甚至无铜自抛光型涂料正在逐渐引领潮流。同时,仿生防污、减阻防污等新型防污技术兴起,发展环境友好型防污材料已成为行业共识。

“环保型涂料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大致可以分为无溶剂涂料和水性涂料两大类。”海化院副院长吴连锋表示,海化院是国内最早开始水性防腐涂料研发的研究机构之一,完成的“系列水性防腐涂料研究和工业化应用”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成功应用于石化、交通运输、冶金、电力等行业。其中,达到食品级认证的水性涂料在“国信1号”养殖船上获得成功应用。

近年来,海化院立足国内特种船舶涂料市场,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占据该领域40%的市场份额。除产品“下海”之外,海化院还积极进军航空经济领域,是国内通过民用航空涂料认证最多的涂料企业,研发的民用航空涂料助力我国大飞机制造。同时,积极参与到低空经济领域,为多款低空飞行器提供高可靠高装饰性涂料,推动培育发展航空产业新质生产力。2024年10月,全球最大的无人货运飞机W5000成功总装下线,而该飞机使用的高性能航空涂料主要由海化院研发生产。

“值得一提的还有,我们在国内最早开始研制固体浮力材料,推动甚至引领固体浮力材料的发展。”吴连锋表示,多年来,海化院相继承担了《可加工深海浮力材料的研制》等“863”项目5项,编写了国内该领域第一本技术专著《固体浮力材料》,推出了水面至水下10000米的系列化固体浮力材料产品。产品已在“海马”号、“潜龙二号”、“彩虹鱼”号等深潜器上得到应用,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隔水管浮筒等重大装备用固体浮力材料提供维修、粘接和加工服务。

据海化院统计,在“七五”到“十四五”期间,海化院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省市科技项目200余项,占国家海洋涂料科研项目60%以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10次,在防污涂料、环保型涂料、涂层耐久性测试方法和标准制定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面向未来,海化院还在加快创新步伐。借助新一代海洋环保腐蚀防护涂料体系研制等项目,海化院正聚焦海洋涂料、航空涂料、工业涂料和功能材料的研发及应用,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实力,引领我国涂料领域科技创新,为实现高端涂料国产化贡献力量。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2-85757799,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2-85757799,诚邀合作伙伴。

“春晚里的演唱家就在我们跟前” 青岛地铁集团开展慰问一线演出

“春晚里的演唱家就在我们跟前” 青岛地铁集团开展慰问一线演出

“零违章”班组516个,占总数的98%,16个班组获评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张君在致辞中说,集团全体干部职工和地铁建设者们爱岗敬业的奉献、精...[详细]
闪电新闻 2025-01-06
病害较少、行车舒适,青岛公路一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病害较少、行车舒适,青岛公路一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青岛市公路中心承担的高模——增韧半柔性灌注式路面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顺利通过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验收。同时,经省交通运输研究会...[详细]
青岛日报 2025-01-06
节省至少一半时间!青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船舶联合登临系统实现首单运行

节省至少一半时间!青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船舶联合登临系统实现首单运行

此次联合登轮实现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船舶联合登临系统在青岛辖区的首单运行。“联合登轮检查可一次性完成在一个港口的所有港口国检查项...[详细]
青岛日报 2025-01-06
青岛科技大学一项目获国家级资助,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

青岛科技大学一项目获国家级资助,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

近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确定2025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项目的通知》,青岛科技大学申报的《化学创新人才合作培...[详细]
观海新闻 2025-01-06
海洋大集 | 青岛崂山沙子口第二届沙子口广场年货大集启幕

海洋大集 | 青岛崂山沙子口第二届沙子口广场年货大集启幕

今年是沙子口街道主办的第二届年货大集,本次活动延续了第一届年货大集的招商摊位规模。崂山区沙子口街道作为青岛地区唯一入选的街道荣获“...[详细]
闪电新闻 2025-01-04
青岛市崂山区将陆续发放100万元餐饮券和50万元超市零售券

青岛市崂山区将陆续发放100万元餐饮券和50万元超市零售券

2025年,崂山区锚定激发消费活力、提振市场信心目标,重磅投入1800万元财政资金助力促消费工作,其中100万元的餐饮券和50万元的超市零售券...[详细]
闪电新闻 2025-01-04
海洋大集 | 青岛李村大集:年货“一站购齐” 感受浓浓年味

海洋大集 | 青岛李村大集:年货“一站购齐” 感受浓浓年味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4日讯 进入腊月,青岛李村大集上一派热闹场面,一幕幕红火热闹的画面将李村大集的喜庆氛围渲染得尤为热烈。[详细]
闪电新闻 2025-01-04

《人民日报海外版》关注雄崖所:青岛有个“小云南”

在山东青岛即墨东北部有一座古老的城所——雄崖所,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当时重要的海防军事要塞。走进这里,只见它背山面海,地势险要,...[详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1-02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