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即墨撤市设区一周年交出民生成绩单,一起来看看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

2018-11-01 09:07:11

即墨山师实验学校学生上学。(梁孝鹏 摄)

“孩子中午再也不用送托管班了,学校食堂饭菜既安全又营养,区里专家到老人家门口坐诊了,家庭医生也签约了,我这上班也踏实了”“马路宽了,公园美了,咱即墨的档次上来了”“我脱贫了”……

撤市设区后,即墨人真切感受到了手边摸得着的获得感、眼里看得见的安全感、心里氤氲着的幸福感。

一年来,即墨区委、区政府致力于民生事业发展和社会治理水平提升,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面落实民生领域的规划或计划,以精细化的长效管理模式打造“品质即墨”,将“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区”理念深深融入到城市发展血脉中。

即墨着力实施的“医共体”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水平。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融入青岛

撤市设区以来,即墨加快构建“大交通”格局,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建设“四横六纵”快速路网体系,发展海上货运港口和旅游客运码头,不断完善涵盖轨道交通、道路网、公共交通、慢行系统、海上交通以及停车和交通管理专项规划的“1+7”综合交通规划体系,实现与青岛主城和新机场的快速顺畅连通。

“撤市设区后,共投资3.107亿元实施省道202威青路拓宽改建等4个工程,竣工后将有效带动重点区位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即墨‘融入青岛’发展,让群众出行更畅通便捷。”即墨区交通局党委副书记毕锡香介绍。

一系列政府的“新动作”让即墨人看到了身边的“新变化”:全区公交线路增至91条,公交车增至648辆,其中新增LNG清洁能源公交车60辆;全面实施城乡公交2元一票制票价和残疾人及65周岁以上(含)老年人免费政策,市民可以通过微信或手机APP实时查询公交线路走向、站点设置、发车班次等信息;投资2.41亿余元整治27条94.8公里农村公路,并投资5100余万元对13条县道、15处镇(街)的乡村公路实施桥梁护栏改造、夜间警示标志安装等。

道路交通支撑的是城市“脊梁”,市容环境则装点了城市的“脸面”——“青山绿意入城来”的城市面貌怎能不让人心情如阳光般灿烂?

即墨城区。(张龙 摄)

绿化提升工程是“品质即墨”的基础工程之一。根据《“品质即墨”绿化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今后3年,城区四大出入口将量身定制绿化提升“套餐”,全力提升城市门户形象,而隐藏在城市角落、长期被忽略的微小空间里,也“长”出了一个个精致美丽的“口袋公园”。

为了提升城乡环境工作的精度,即墨使出“绣花功夫”攻坚克难,利用物联网、云计算、GPS等技术打造“智慧环卫”管理平台,“织就”了一张环卫服务网络。

目前,“智慧环卫”管理平台的覆盖率已达100%,惠及即墨1033个村庄、30余万户村民。

“我们在每一辆环卫作业车、监察车上都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作业状态记录仪、油料监测仪、监控探头信息终端设备,所有环卫作业设施、作业路线集合于一张‘电子地图’上,就是为了使精细管理落实到‘最后一人’。”即墨区城建局党委委员陈天桥介绍。

温泉街道西杻村村内一角。

民生“三年计划”一项接一项

撤市设区以来,即墨在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陆续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方案,一项项“民心工程”落锤定音,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即墨人心里“暖和和的”。

今年,蓝谷高新区辛庄社区中心卫生室正式投入使用,可以辐射周边8个村庄,服务人口3000余人。“建成后的卫生室布局合理宽敞,功能分区清楚,硬件配备先进,环境也舒适整洁呢!”村民们竖起了大拇指,“现在,身体有个小病小灾的,在村内就能解决,再也不需要去镇、区医院了。”

作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省级示范建设市、分级诊疗试点县(市),即墨区以打造“健康中国”县级示范点为契机,全力构建“治、防、康、养、体”五位一体的大卫生、大健康格局,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机制创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全省率先探索出一条区、镇、村分级诊疗的“即墨路径”。

“即墨区大力建设‘医共体’目的就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打造医疗惠民网,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逐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上下转诊顺畅,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便捷、可靠的医疗保健服务。”即墨区卫计局局长杨岩表示,即墨卫生发展三年计划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人才队伍建设等资金22.3亿元。

截至目前,即墨已签约健康产业项目19个,全面推进从生命科学研究到医疗卫生、康养疗养、体育健身等健康领域全产业链蓬勃发展,新型医养结合的实践路径正在形成。

目前,即墨已投资1.3亿元新建区第三人民医院,可提供300张养老床位和300张医疗床位,以此为依托建设智能化高端医养结合小区,同时,改建段泊岚、田横、度假区卫生院等三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推动养老敬老快速发展,筑牢困难群众救助保障,这是即墨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困难问题的“暖心之举”:

选派223名养老服务人员。为全区1084名困难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完善老年人高额津贴制度,为全区4017名80-99周岁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1382万元,为130名百岁老人发放长寿补贴26.64万元;

落实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物价联动机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实现了城乡低保双线合一。目前共保障城乡低保13572户,累计发放低保金及各类补助金8412.3万元。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撤市设区以来,即墨以“教育强区”为主线,出台新一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和《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计划投入30亿元建设35处幼儿园和41处中小学。仅2018年就计划投入23亿元,建设13处幼儿园、19处中小学,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

此外,即墨投入7000万元建设206个同步课堂教室,城乡教育实现同频互动,目前已100%达到青岛市智慧校园标准,投入4亿余元建设83处青岛市标准化食堂和94处塑胶操场,投入2000万元新增44辆农村校车;为24处幼儿园配备电子白板,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77所,全区80%的幼儿在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就读。

乡村由表及里 农民端起“金饭碗”

撤市设区后,即墨区实践着城乡统筹“一体化”,着力加强产业融合发展,合力促进城乡人才携手,全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让乡村由“表”及“里”美起来,也让村民端起了“金饭碗”。

在即墨区,东有依靠“山海泉滩”自然资源打造的温泉小镇、温泉田横运动休闲小镇和鳌山湾森林公园;西有以国际陆港为枢纽的跨境电商小镇、童装小镇、太阳能小镇和蓝村小城市;北有各具特色的汽车小镇、航空小镇、农机小镇、玫瑰小镇。

蓬勃生长起来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文化+旅游+种植+种植+农家乐+农产品加工”,不断扩大规模,拉长产业链条,吸引有理想、有创意、有冲劲和有活力的青年人才回归乡村。

“咱这民宿就在莲花山脚下,背山面水好风光啊,每天清晨推开门,闻着草木泥土的清香,听着潺潺的溪水流淌,放眼望去满目葱郁,这就是新农村美好生活的写照啊!”王为国是青岛莲花山庄生态庄园的负责人,承包下龙泉街道汪河水南村500亩土地发展果蔬采摘业,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搞起了生态田园综合体,种植采摘、户外垂钓、亲子乐园、农耕体验一应俱全。

即墨的美丽乡村建设也走在全市前列。截至目前,即墨区累计投入资金达20多亿元,完成1400多万平方米农村街巷硬化、19余万户改厕任务和330个村庄规模化供水改造,新栽植各类绿化树木1200多万株。

农村环境面貌改变了模样,农民的腰包也要“鼓起来”。

在即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得红红火火。有数据显示,去年即墨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就达到了13亿元;通济街道、移风店镇被阿里研究院评为“中国淘宝镇”,占青岛市67%;八里一村、北龙湾村、后吕村等11个村庄被评为“中国淘宝村”,占青岛市61%;移风店镇、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等5处获评青岛市电子商务示范镇。

中国青岛即墨国际民族音乐季。

文化惠民活动既“高大上”又“接地气”

“接地气”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高大上”的高端品牌文化活动此起彼伏——这是即墨人对撤市设区以来文化惠民工作的评价。

即墨区大力实施“文化提升工程”,坚持以文化塑造城区灵魂。以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区创建为总抓手,即墨大力实施“文化兴区”战略,文艺精品力作迭出,人才队伍承接有序,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文化即墨”正成为即墨发展的新名片。10月11日,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名单出炉,即墨区榜上有名。

即墨经济开发区的“音乐谷”是提升城区文化活动品位的重要载体,一场场高水平的文化盛宴接踵而至。仅博兰斯勒大剧院自去年7月正式营业以来,就已举办了50余场高端文化演出,国外演出团队占了一半;著名音乐人徐沛东来此传艺,吕思清、邓建栋、德国孖宝、雅各布·洛伊施纳等音乐大师到此演出。

即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和规划持续完善中,中科院青岛科学艺术研究院、中央美院青岛创业园、上海戏剧学院意大利瓦伦蒂亚艺术研究院等文化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即墨,文化产业、文化服务形成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数字显示,即墨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达96.9亿元,占全区GDP总量7%,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位列青岛市前列。

即墨古城夜景。(姜兆荣摄)

即墨古城成为历史文脉传承的“传统文化集结地”。这里先后举办了即墨文庙开庙暨祭孔大典、学童开笔礼、成人礼等多场传统文化活动,举办了国际民谣季、中国文化大讲堂、《城市复兴与街区发展》高端对话、国际雕塑艺术节、美国蓝草乡村音乐古城展演、国际水彩名家绘古城等50余场特色文化活动。

即墨拥有即墨柳腔、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田横祭海节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等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灵山老母传说等23项青岛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即墨柳腔、即墨镶边、大欧鸟笼制作等多种非遗项目,和即墨磕子、布老虎等300多种非遗产品。这些“文化财富”被挖掘、被传承,正在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融入现代生活。

[责任编辑:王春令]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2-85757799,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2-85757799,诚邀合作伙伴。

接二连三的海洋大会,给青岛带来了什么?

接二连三的海洋大会,给青岛带来了什么?

青岛是我国著名的海洋科技城,众多海洋领域高端会议选择在青岛举行:世界海洋科技大会自2019年以来举办地均在青岛;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详细]
青岛日报 2023-10-06
近500名建设者坚守一线,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近500名建设者坚守一线,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十几台大型旋挖钻机轰鸣着向地下掘进;工人们有条不紊地绑扎钢筋……走进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青岛北站东广场项目现场,火热的施工场景一如...[详细]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2023-10-04
青岛:旅游场景上新,“沉浸式”体验人气足

青岛:旅游场景上新,“沉浸式”体验人气足

青岛啤酒博物馆里登上啤酒节的舞台举杯留念、白沙河畔看一场艺术感染力十足的水幕光影秀、世博园里听星空音乐节参与国风游园……“双节”假...[详细]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2023-10-04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