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青岛搭建“全链条”大市场 打通技术转移最后一公里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作者:

2017-11-07 17:05:11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创新发展的“牛鼻子”。

近年来,我市不断发展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网络化的技术交易平台,率先在全国发布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挂牌交易、科技成果拍卖、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等四项地方服务规范,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技术转移青岛模式。自2013年我市在高新区启动建设“技术交易市场一厅一网一校一基金”之后,全市技术市场体系已经迈入了“第二阶段”,这次“转段升级”,将通过鼓励支持各区市建立区域性、行业性技术交易市场,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搭建全要素、全链条、全流动的科技服务大市场

今年以来,青岛技术交易市场服务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充分发挥了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要素价格和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1—9月,全市技术合同登记2745项,成交额约53.3亿元,同比增长3.2%;组织我市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开展产学研、培训、科技成果发布会等各类活动200多场,参与总人数近10000人次。同时,青岛技术交易市场积极组织参加蓝洽会、国际技术转移大会、欧洽会、以色列技术成果专项对接会、中美国际技术转移与合作交流会等活动,并作为我市“双创”工作对外宣传展示的窗口,先后接待国家和省部级领导视察、兄弟单位来访200余次,成为创新青岛的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2013年我们刚成立的时候,主要是给大家‘扫盲’,灌输关于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理念。现在,我们要让服务的触角向各个区市延伸,围绕区域产业特色构建区市分市场,进行技术市场体系建设。”青岛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负责人阮航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首次描绘了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蓝图。市科技局紧跟加快贯彻落实,已启动制定青岛市技术转移体系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刚刚印发,而青岛的“体系建设”蓝图已在酝酿筹划当中,将以成熟的青岛技术交易市场为“模板”,依靠政策引导各区市统筹、聚合当地的创新资源和优势,建立区域特色技术交易市场。

这些区域性市场并不仅仅是原有技术市场的复制。阮航告诉记者,技术市场发展至今,已不能依靠那些弱小散的中介公司来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更多的来源于高校院所、企业、孵化器、产业园区等“重资产”型的技术转移机构,能够通过入股、孵化、合作经营等形式提升科技成果的价值,“各区市最了解自己的产业发展特色,最明确自己的需求导向,更多政策向区市倾斜,就是要推举那些精英转移机构,搭建‘全要素、全链条、全流动’的科技服务大市场。”阮航说。

青岛光电院成果商城打响技术转移“第一枪”

除了搭建区域性市场,我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还包括在行业领域构建专业化的技术转移公共平台。“由国字号的科研院所或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牵头,利用他们在行业前沿的资源集聚能力,细分行业深耕市场,在满足自身技术转移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阮航的这番描述,在中科院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已得到了实现。

青岛光电院原本就是一家集项目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光电工程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武斌是第一个“吃螃蟹”者,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建设青岛市光电与北斗导航科技成果商城的想法并立即付诸行动,于近期自筹资金完成了成果商城的建设。

据了解,成果商城充分利用青岛光电院的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集聚了科技成果展示、人才支持、技术支持、成果评估、科技金融、科技中介、企业需求、知识产权运营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需的资源,将通过实体展示方式为科技成果所有者和需求者提供一个展示与交易的平台,同时为军民融合、国际合作、创新孵化提供一个交流平台。目前,成果商城率先展出了青岛光电院在北斗导航、光谱成像、激光探测、光电信息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今后还将快速集聚国内外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吸引大批的科技成果需求者和投资者在青聚集,通过第三方的专业技术评估、市场化运营等工作,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长期、高效、客观、可持续的服务。作为国内首家线下实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该商城的建成将带动我市光电产业与北斗导航的集聚发展,更好地配置我市光电及北斗导航产业上中下游资源,贯通光电与北斗导航创新链条。

实际上,我市在国内率先开展的标准化成果评价也于今年启动了“升级”模式,细分行业、深化指标,建立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分领域指标体系。目前已经完成了石油石化、海洋腐蚀与防护、工程建设、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农业等6个领域的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将对这些领域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具指导性。2017年截至目前,共完成科技成果评价备案398项,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5%。

国际技术转移“海外技术池”储备超万项

9月25日,位于崂山区的青岛海外技术转移示范基地正式启动。这是该区打造区域特色转移转化的一次成功尝试,也是我市在国际技术转移领域“厚积薄发”的典型成果。崂山区科创委通过构建“一个平台、双向孵化、技术服务+产业投资”的国内首个海外技术转移生态圈,展示青岛优势资源、对接科技与人才、收集海外项目、科技创业项目“预孵化”、创新科技海外并购平台、打造青岛海外企业交流平台,为青岛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在这个生态圈里,“海外技术+中国智造+全球市场”将是我市国际技术转移的“标配”。

青岛阿斯顿工程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作为崂山区引入的技术转移机构之一,已在我市从事国际技术转移、国际创新创业成果孵化大约三年了,他们便属于阮航所说的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的“精英”转移机构。“我们主要致力于国际服务链条的本土化。”阿斯顿总经理赵中元介绍,公司总部位于英国,在国际技术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的服务模式并不是简单地将海外技术以中介的形式卖到国内,而是首先调研海外技术在中国市场的适应度,然后通过综合服务让海外技术与国内的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以“实体”的形式实现海外技术在国内的落地生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阿斯顿在海外设点进行技术对接,打破东西方文化壁垒;在国内成立专业化知识产权公司,为海外技术持有人来国内创业吃一颗“定心丸”;成立项目咨询公司,通过双向服务海外和本土企业,增加客户信任度,并搜集本土企业的技术需求,让技术对接有的放矢;搭建具有时效性、可应用性的网络平台,实现技术转移“淘宝”。赵中元自豪地向记者展示,他们的网络平台建立的“海外技术池”已储备了1万多个项目,在青岛海外技术转移示范基地启动当天现场发布了1000个“待嫁”项目,“我们筛选的项目都系出名门,绝对‘抗打听’!”

此外,我市已获得国际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课程(ITTN)授权,技术转移培训模式进一步创新升级。截至目前,已培育技术经纪人512名,科技评估师129名。

海洋技术转移形成“一总多分”大格局

作为知名的海洋科技城,青岛海洋技术转移近年来也绽放异彩。

2014年,经科技部批复,我市在高新区建设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成为国家“2+N”技术转移体系内唯一兼具行业特色和区域性优势的技术转移集聚区。三年来,我市迅速搭建起“一总多分”的海洋技术转移服务格局,依托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海洋所、黄海水产研究所等涉海高校院所和领军企业,在海洋工程、海洋船舶、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建设了8个海洋专业领域分中心,实现了海洋领域的技术研发、检验检测、集成熟化、工程化开发、技术转移转化等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生态圈。

目前,各个专业领域分中心的平台优势已日益凸显,海洋生物医药分中心推出了海洋生物医药集聚计划,以“订单式研发”服务模式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精准服务;海洋渔业分中心服务全国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动精准扶贫和扩大关键技术区域辐射,服务足迹已遍布我国各大沿海地区,起到了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今年1—9月,我市共完成涉海技术交易307项,同比增长30.53%。海洋环境观测预报、治理与修复技术涨势明显,总量及增幅居各领域首位。其中,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技术合同成交额2.80亿元,同比增长1813.8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909.46%。

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翟熙伦告诉记者,今年我市在海洋技术转移领域的大动作,就是按照“三湾三城”城市空间战略布局,推动规划面积5500平方米的国家海洋技术转移(蓝谷)中心建设。该中心将依托蓝谷智力资源密集、区域产业特色和政策先行先试等优势,加强对蓝谷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技术转移资源的空间集聚,促进我市蓝色经济发展。据了解,国家海洋技术转移(蓝谷)中心将于今年年底揭牌运营。

随着我市链式布局、优势互补、协同创新、集聚转化的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不断完善,海洋创新要素不断集聚,到2020年,全市海洋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0亿元的目标已不再遥远。(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 娉)

[责任编辑:邢潇文]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2-85757799,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2-85757799,诚邀合作伙伴。

接二连三的海洋大会,给青岛带来了什么?

接二连三的海洋大会,给青岛带来了什么?

青岛是我国著名的海洋科技城,众多海洋领域高端会议选择在青岛举行:世界海洋科技大会自2019年以来举办地均在青岛;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详细]
青岛日报 2023-10-06
近500名建设者坚守一线,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近500名建设者坚守一线,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十几台大型旋挖钻机轰鸣着向地下掘进;工人们有条不紊地绑扎钢筋……走进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青岛北站东广场项目现场,火热的施工场景一如...[详细]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2023-10-04
青岛:旅游场景上新,“沉浸式”体验人气足

青岛:旅游场景上新,“沉浸式”体验人气足

青岛啤酒博物馆里登上啤酒节的舞台举杯留念、白沙河畔看一场艺术感染力十足的水幕光影秀、世博园里听星空音乐节参与国风游园……“双节”假...[详细]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2023-10-04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