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高温下的汗水:我在海上建大桥 绿豆汤等成法宝(图)

来源: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作者:

2018-08-07 11:51:08

虽说今天就是立秋了,但是岛城近来的天气依然是高温持续、威力不减。酷暑三伏、炎炎夏日,在这高温高湿的天气里,当大家都离不开空调房、电风扇时,依然有这样一群人,忙碌在烈日下、工作在高温里,为我们的城市建设努力付出。今天,跟随我们的记者一起前往胶州湾大桥胶州连接线项目建设现场,感受大桥建设者们的辛劳。

一根粉笔,一把卷尺,手起笔落,几十秒的时间里,王文涛快速准确地在1米多长的钢筋上打了8个点,等会儿,他要按照打好的这些点绑扎钢筋。

从前往后,每隔两米,王文涛就要选一根横向钢筋来打点。午后两点,阳光灼人,温度计显示地面温度已经接近60度,被晒了半天的钢筋热浪滚滚,黄胶鞋一踩在上面,热气就顺着变软的鞋底往脚心里钻。几十米的距离,上百根的钢筋,王文涛蹲下、起身数十次,就为这一溜钢筋打好了点。接下来,该上场的是这次绑扎的主角——12米长的竖向钢筋。

一米钢筋重1.6公斤,三根12米的钢筋总重量约有60公斤,加上这些钢筋比较长、脚下又处处是障碍,王文涛和工友们走起来有些晃晃悠悠,大家的步子也迈得格外小心。

准备工作一切就绪,正式绑扎终于开始了。两根韧性十足的细铁丝组成一组,从十字结构的钢筋连接处穿过,一把直角造型的铁钩勾住铁丝,扭动两圈半,绑扎完成。

一分钟完成三处绑扎,横向绑完一根就得三分钟左右。蹲的时间久了,王文涛会调整一下姿势,半跪着继续绑,每隔半个小时他会站起来活动活动腰身。

下午,户外的温度仍居高不下,王文涛的衬衣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安全起见,他和工友还都罩着橘红色的救生衣。

50岁的王文涛是30多位工人的班长,在施工现场,除了要带头干好活,他还得时时关注着其它环节的进展情况。

2006年,王文涛从老家河南平顶山来到青岛,参与了胶州湾大桥主线桥梁的施工建设。在青岛工作多年,让他对这里的天气和施工特点有了深入的了解。

下午四点,海面上的热度依然不减。施工单位送来了绿豆汤,王文涛赶紧招呼大家伙去喝点降暑。一天两大桶绿豆汤和几十支藿香正气水,是大家伙战胜高温的“法宝”。

喝完了绿豆汤,接下来还得再干三个小时,这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大家绑好的钢筋经过混凝土浇筑会成为一个完整的箱梁,一个个箱梁拼接在一起,最终将筑就蜿蜒海上的钢铁巨龙。

在胶州连接线项目的建设现场,每天都有300多名建设者同时施工,项目预计在2019年年底前完工,建成通车后,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到青岛市区的通行距离将大大缩短,市民出行会更加便利。如今,在我们的城市里,每一天,都有一批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在日新月异的建设中。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像王文涛一样的建设者的辛勤努力,在这里,让我们向他们道一声辛苦,说一声感谢!

[责任编辑:王春令]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2-85757799,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2-85757799,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