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30年代青岛元宵节盛况:红男绿女挤爆天后宫

来源:青报网

作者:

2017-02-02 10:35:02

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因节日食品元宵而得名。古代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观赏灯火,故又称灯节。灯节,青岛地区早有记载,清代《即墨县志》载:“上元蒸面作灯,注油点之,结松棚挂灯光,放花爆、陈杂剧三日夜。”《增修胶州志》载:“上元张灯火,陈杂剧,喧阗竟夜”。上元即正月十五,取道家说法。30年代,老青岛的元宵节沿袭传统,无论是青岛的乡间还是城区,呈现民俗特色,洋溢喜庆。

乡间元宵节盛行看灯棚放烟花

上世纪30年代,元宵节虽然是在正月十五,但是因为一天的时间太短,在岛城,无论是乡间还是城市,都自发地把元宵节前后各延长一天,成为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的佳节。笔者据30年代新闻史料考证,元宵节作为一个灯节,在岛城乡间,一般视正月十四为买灯,正月十五为二灯,正月十六为三灯。在这三天的晚上,普通百姓都祈求天气最好不刮风,夜幕降临时,在自家院子里能点着灯火,这表示收灯,寓意新的一年四季太平,五谷丰登。

上世纪30年代青岛媒体对元宵节的报道

为了庆祝元宵节,彰显灯节特色,在岛城市郊各乡镇,普通农家和乡绅都自发地筹集一些钱,在主要街道巷里,搭建一些灯棚,灯棚门口上方悬挂“不夜天”、“共庆昇平”等大字匾额,灯棚里挂着各色各样的彩灯,灯光源一般以蜡烛、松子油为主,有虾灯、蟹灯、蜈蚣灯、狮子灯、肥猪灯、骏马灯等动物造型灯,有萝卜灯、玉米灯、西瓜灯、苹果等果蔬造型灯,还有方灯、扇面灯等造型灯,形态各异。为了增加人们观灯的趣味性,聪明的组织者还在灯面上写上一些灯虎(即灯谜),以备观众猜谜。夜色中,各色彩灯流光溢彩,人们纷纷涌向灯棚,赏灯猜谜,趣味盎然,摩肩接踵,煞是热闹。同时,大街小巷,不时传来人们敲打着的各种好听的喜庆鼓点旋律,似欢快的节日乐曲。

元宵节喜庆的高潮一个接一个,人们在看灯棚的同时,五彩缤纷的烟花又在渲染节日的夜空,各色烟花争奇斗妍,如垛子花放起来犹如喷水池,红色的起花花鞭灿烂如花。还有老鼠点火、八仙过海、九连灯、七宝塔等花样造型烟花,与灯棚交相辉映,正所谓火树银花会,星桥铁锁开。

元宵节天后宫最热闹

30年代,在青岛城区,至正月十五这一天,各大商店放假,工厂停工,以示庆祝。青岛各乡区办事处都组织各色民间艺人,带着各种艺术杂耍,到青岛市内表演,为节日助兴。

上世纪30年代,正月十五岛城民间艺人上街游艺表演

正月十五这一天,岛城最热闹的地段当属位于天平路上的天后宫。正如当时报纸报道所言:“正月十五这一天,太平路上男男女女,有的手里拿着香烛,有的拿着纸箔,好像赶集似的向那大庙走去……到了该庙的门口,红男绿女,人山人海,挤满了门前的空场,这场子里,除了卖香烛鞭炮,灯笼彩花,小孩各种玩具,以及卖糕点元宵等食品外,最吸引人的还是各种杂耍,如西洋景,耍藏拽(变戏法),打武术,说水浒等,一棚一棚的,围得水泄不通……”当时报纸如是描述元宵节天后宫之热闹:“院内焚楮火光烛天香烟缭绕,门前红男绿女争看各种杂耍。”

一座城市的年俗,无论时间多么久远,都应视作这个城市民俗文化的缩影。建国后,青岛市区和城镇,每至元宵节,经常举办灯展、灯谜、灯会,扎各式“松门”,龙凤呈祥,大街小巷万盏彩灯。四面八方观灯者比肩接踵,欢声笑语不绝,呈现了一派政通人和的升平气象。

[责任编辑:李若霖、王春令]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2-85757799,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2-85757799,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